您好!欢迎访问广州艾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3724099587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酶是应该保存在-20℃还是-80℃?

酶是应该保存在-20℃还是-80℃?

更新时间:2025-03-1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03
酶是一种蛋白质,而蛋白质的稳定性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pH,离子浓度,保护剂等等。其中温度是影响蛋白质稳定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,通常情况下低温保存应该可以减缓酶的降解过程。那么对于酶的保存,是选择-20℃还是-80℃呢?


我记得实验室里通常用的冰箱温度是-20℃,而超低温冰箱是-80℃。可能不同的酶有不同的要求。比如有些酶可能对温度更敏感,需要更低的温度来保持活性。不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?
1,酶的结构。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变性,但低温下是否也会有影响?冷冻过程中,水分会形成冰晶,冰晶的大小和数量可能影响酶的结构。-80℃下,冰晶形成较小,对酶结构的破坏可能更少,而-20℃可能形成较大的冰晶,导致酶结构受损。这可能是为什么有些酶需要-80℃保存的原因之一。另外,反复冻融可能破坏结构,所以保存温度的选择不仅要看温度,还要看是否经常需要取用。
2,保存时间。如果需要长期保存,比如几个月甚至几年,-80℃可能更合适,因为更低的温度可以进一步减慢酶的降解速度。而短期保存可能用-20℃就足够了。
3,酶的形式也可能影响保存条件。比如液体状态和冻干粉状态。冻干粉可能在-20℃下更稳定,而液体酶可能需要更低的温度,尤其是如果含有容易分解的成分的话。甘油常用来防止冰晶形成,可能在 - 20℃下就能有效保护酶,而如果没有甘油,可能需要更低的温度。有些酶可能需要特定的缓冲液或保护剂来维持结构稳定,这时候保存温度的选择也会不同。
4,成本问题。-80℃的冰箱更贵,运行成本更高,耗电更多。所以如果不需要长期保存或者酶的稳定性足够好,可能实验室会选择-20℃来节省成本。这也可能是一些常用酶保存在-20℃的原因。
5,运输过程中的温度。有些酶在运输时可能用干冰,也就是-78℃左右,接近-80℃,所以如果长期保存在-80℃,可能更符合运输条件,减少温度波动带来的影响。而如果实验室收到酶后转移到-20℃,可能会有温度变化,导致酶活性的损失。
6,不同类型的酶可能有不同的要求。比如Taq酶用于PCR,通常保存在-20℃,而某些更敏感的酶比如逆转录酶或者连接酶可能需要-80℃。可能生产商的推荐也很重要,不同厂商可能有不同的建议,基于他们的稳定性测试结果。
7,酶自身的稳定性。有些酶在-20℃下可能容易发生自降解或受到蛋白酶污染,而-80℃可以几乎玩全停止这些过程。特别是如果酶溶液中存在微量的蛋白酶,低温可以抑制其活性,从而保护目标酶。有些酶可能在低温下更容易聚集或沉淀,这时候可能需要特定的保存条件。或者,某些酶可能对温度变化更敏感,需要更严格的控制。
8,反复冻融的问题。如果酶需要频繁使用,保存在-20℃可能更方便,因为每次取出后可能在-20℃下只是部分冻结,而-80℃的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解冻,或者反复冻融的次数多了会影响稳定性。这时候分装保存可能更重要,不管是-20还是-80,分装成小份可以减少反复冻融的影响。
9,添加剂的影响。比如有些酶保存液中含有甘油,使其在-20℃不冻结,这样酶处于液态但低温,可能更稳定。而如果保存在-80℃,甘油浓度可能需要调整,否则会冻结,反而可能影响稳定性。或者有些保存液中添加了稳定剂,如BSA、DTT等,这些成分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也可能影响保存条件的选择。
10,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。更低的温度可能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,虽然-20℃已经很低,但某些耐低温的微生物可能仍有活动,而-80℃几乎可以玩全抑制。不过这种情况可能比较少见,因为酶通常是在无菌条件下保存的,但也不能玩全排除污染的可能性。
总的来说,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决定酶的最佳保存温度,这些因素包括:酶的类型和稳定性、保存时间的长短、是否频繁使用、保存形式(液体或冻干粉)、添加剂的存在、成本考虑、生产商的建议以及防止反复冻融的措施。



广州艾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道元岗路天河慧通产业广场A1栋六楼1604(总部)
邮箱:fighter31668@163.com
传真:86-020-36536169
关注我们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: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
了解更多信息
Baidu
map